作者:梁歆甜
简介:原来所谓的接她住两个月,就是让她过来帮忙照看新弟弟。妈妈早就有了新的家庭,新的孩子,那自己又算什么呢。特别是当妈妈跟邻居介绍自己时,说自己是乡下来的亲戚,来帮忙照看孩子时,梁歆甜恨不得马上离开这里。小小年纪的她就已经学会了察言观色,人情世故,谁让不被爱的孩子,没有任性的资格。父亲也是一样,有了新的家庭以后,怎么还会记得自己失败婚姻的产物。幸好她还有外婆,外婆的偏爱是她的救赎,让她熬过严冬,迎来暖春。
梁鸿明和赵丽华也觉得这饼很好吃,以前梁歆甜也做饭,但是今天这顿饭真的格外好吃,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心态的变化影响。
两人听了大家的一致夸奖,与有荣焉,比夸自己还高兴。
连梁哲文这个小不点都说:“姐,我以后能天天都吃这个土豆饼吗?”
梁歆甜还记得某人昨天还说以后想天天吃酸菜鱼呢,小孩子的变得真快。
“这黄瓜也拌的好,爽口,一口饼一黄瓜,又解腻又好吃,比肉还香。”
“再来一口汤,神仙也不换!”
众人越夸越夸张,梁歆甜吃过太多好吃的东西,倒觉得一般。
这个时代的人太容易满足了,所以也更快乐。
八口人愣是把这一桌饼和菜全部吃了个精光,一个不剩。
梁鸿升有些不好意思的打了个饱嗝,明明说了不吃,却把人家一桌东西吃了个精光,尴尬。
客人光盘就是对主人家最大的肯定,梁鸿明和赵丽华很高兴,能招待好这些帮忙的朋友。
吃饱喝足,大家又投入到工作中,没多久就把梁歆甜的屋顶换好了。
屋顶换好,意味着屋里又落了一屋的落尘和稻草,梁歆甜和梁哲文两人各打扫一间房,收拾完,梁鸿明他们也把厨房的顶换好了。
时间还早,估摸着应该是下午两三点的样子。
梁鸿升他们先回家了。
赵丽华和梁鸿明收拾残局,梁歆甜终于可以放心的睡个午觉。
这一觉就到了天刚擦黑。
赵丽华已经煮好了一锅红薯糙米粥,仍然是把干的粥都捞给两个孩子,夫妻俩碗里就一碗纯红薯。
梁歆甜把碗里的粥往赵丽华碗里扒拉,又被她倒回来了。
“你现在是病人,家里本就没什么好吃的给你补身体,再不吃点干的,身体怎么守得住,听妈的话!”赵丽华语重心长。
梁鸿明也劝道:“是啊,你身体好了,比啥都强,我们什么没吃过,少吃一口不打紧。”
梁歆甜只得作罢,深深叹了一口气。
这都是穷闹得。
想从根本上改变这种情况,还得赶快挣钱才是。
饭后一家人商量明天去镇上赶大集的事情,赵丽华拿着纸笔记录家里该添置的东西,她只上过扫盲班,学了一点基础的字,后来又跟原身学了一些字,记录这些基本的东西没有问题。
不懂的字还可以用画的,只要她自己能看懂就行。
家里缺的东西太多了,足足写了一大篇,偏偏还都是紧要的东西,一个也少不了。
赵丽华扳着指头计划着:“厨房里要准备吃饭的碗筷碟子,家里钱不多,就先买四口大碗,再买几个碟子,两个菜盆。
菜刀和锅也得买,江婆婆送的这口陶锅可以将就,煮粥啥的都没问题,咱先买一口炒菜的大铁锅就行。
案板,锅铲勺子少不了。
调味品,盐巴,味精,酱油,糖和醋也是必需品。
还有火柴得备上一大包。
对了,还有煤油灯的灯油也得打两斤。
柴刀是必须买的,打柴什么的都要用,斧子后面再说。
保温水壶一定得买一个,冬天随时有温水喝。
按理说还得买上一套蒸笼,家里蒸点包子馒头馍馍啥的都需要,但是咱家钱不多,就先买上一个蒸笼篦子将就着。
另外就是牙膏和牙刷也该换了,毛巾也要两条,我们三用一条,甜甜一条。
洗澡用的香皂也要买两块。
现在咱们自己管钱,也给甜甜买上一瓶洗头膏用用。
脸盆也得买上两个。
家里没有油,买上一块猪板油化猪油,再切一斤猪肝回来给甜甜做猪肝粥,这东西最补血。
另外就是买几斤棉花,扯两块布,给甜甜和文文各做一身冬衣,天马上冷了,他们去年的棉衣早就不能穿了。
文文长的快,现在穿的衣服都短了一截,还得扯布给他接一截。
对了还有棉被,甜甜的棉被太薄,往年冬天冻起来只能穿着棉衣睡,今年咱们加点棉花絮上。”
梁歆甜心下有些感动,赵丽华虽然性格软弱,没什么大能耐,但是她却是一个最好的妈妈。
没有重男轻女,而是平等的爱着自己的两个孩子。
会记得女儿羡慕别人用的洗发膏,也会注意单独给女儿准备毛巾和香皂。
芸芸众生皆苦,唯有妈妈的爱纯白无瑕。
这一世,她终于得到了这种无私的爱,心里暖呼呼的。
梁歆甜不禁回想起前世,五岁时,父母离异后,她跟着妈妈过,妈妈把她丢给农村的外婆,说要出去打工挣钱养活她。
她也懂事的跟着外婆好好生活,努力学习,每次考试都拿第一名,她以为妈妈会为她感到骄傲。
刚开始她时常能在村里的小卖部接到妈妈的电话,后来时间一长,就只有过年才有电话了。
小小的她,以为是小卖部的叔叔没有及时接电话,漏掉了妈妈的电话,还经常守在小卖部的电话旁边,一守就是一天。
她现在都还能记得那个叔叔怜悯的眼神。
妈妈一走就是八年,十三岁那年夏天,她接到了妈妈的电话,说暑假回来接她去城里住两个月。
她高兴的一夜没睡着,第二天穿上自己最好的一身衣服,背着行李跟同村的叔叔去城里找妈妈。
她永远记得,当妈妈指着一个小男孩说这是她儿子时,自己心碎的声音。
原来所谓的接她住两个月,就是让她过来帮忙照看新弟弟。
妈妈早就有了新的家庭,新的孩子,那自己又算什么呢。
特别是当妈妈跟邻居介绍自己时,说自己是乡下来的亲戚,来帮忙照看孩子时,梁歆甜恨不得马上离开这里。
小小年纪的她就已经学会了察言观色,人情世故,谁让不被爱的孩子,没有任性的资格。
父亲也是一样,有了新的家庭以后,怎么还会记得自己失败婚姻的产物。
幸好她还有外婆,外婆的偏爱是她的救赎,让她熬过严冬,迎来暖春。
“甜甜,你这里还有什么想买的?”赵丽华的话把她从回忆中拉回现实。
“妈,我没什么想要的。”梁歆甜道。
“那暂时就先买这些,后面想起来什么再添置,像镰刀锄头这些农具,等咱们地分下来再买。
鸿明,明天赶大集回来,你记得砍几根竹子回来,给家里磨些筷子使,再编两个竹篓篮子啥的,装东西用得着。
另外还有洗衣服用的棒槌也得做一个,今早上我就是用手搓的,可难洗。
这些咱们能自己做的,就自己做,省两个钱。
明天文文别出去淘,下午跟我去后山上捡柴火,家里做饭烧水样样都离不了柴火,顺便找找有没有皂角树,弄点回来洗衣服用,用肥皂太费了,能省一个是一个。”
被点到名的梁鸿明和梁哲文连忙答应。
“好,我明天回来就砍竹子去。”
“妈,我知道了。”
赵丽华满意的合上自己的记录本。
梁歆甜也有心跟着去大集上看看,有没有什么能做的生意。
但是遭到了梁鸿明和赵丽华两人强烈反对制止,外加被走一个多小时的路程劝退,梁歆甜只得同意明天在家里休息。
第 15章: 竹编
在农村,吃完饭天刚摸黑,就可以上床休息了。
这地方还没有普及电灯,用的是煤油灯,为了节约灯油,家家户户都睡得早。
梁歆甜因为白天睡了太久,晚上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的睡不着,思来想去也没有头绪。
熬到不知道几点才睡着。
等她醒来时,梁鸿明夫妇已经早就走了,赶早集要早点出发,去镇上还要走一个多小时呢。
梁哲文在院子里玩弹弓,见姐姐醒了,踩着小板凳盛了锅里的红薯粥端过来。
“姐还热乎着呢,快吃。”
梁歆甜就着井边破木桶里的水搓了一把脸,条件艰苦,也没什么好讲究的。
“文文,你吃过了吗?”梁歆甜端起红薯粥喝了一口,温度刚合适,粥里带着红薯的清甜。
“我早就吃了,怕你醒来找不到人。姐,我跟大毛他们几个约好了去林子里打斑鸠,先走了,等我带斑鸠回来给你烤着吃!”说完梁哲文像一阵风一样跑出去。
梁歆甜嘴角勾起一抹宠溺的笑容,还是做孩子比较好,小时候怎么总想长大呢。
吃过饭梁歆甜把锅碗洗了,也没什么事儿干。
想着昨晚赵丽华安排家里的活计,有没有什么自己能做的。
还真让她想到了一件。
可以做竹编和筷子。
上一世,她身在竹编之乡,外婆就是靠着一双巧手,做竹编卖钱养活了她。
村里的老人多数都会做竹编,还有一位老人是非遗传承人,手艺巧夺天工。
她小时候还跟着这位老师傅学了好些年的竹编。
外婆怕自己走后,她无人可依靠,所以特意求到老师傅门上,让她利用寒暑假时间学习竹编,以后也算有一门吃饭的手艺。
梁歆甜人聪明,悟性好,又静得下来,老师傅很喜欢她,不但将自己的本事倾囊相授,还夸她是老天爷赏饭吃,如果坚持学习,以后定能在竹编一行上有所建树。
可惜梁歆甜上高中后,在县里的高中住校,孩子大了,见识更多,有自己的想法,她不想一辈子窝在那个小山村编竹子,她想走得更远更高,让那些抛弃她的人后悔。
所以就彻底放下了竹编。
她也很争气,最后如愿以县里第一名的成绩考上一所名校,成为村里第一个考上大学的孩子。
老师傅很遗憾她没有专注于竹编,但也为她感到高兴。
后来她大学毕业,在一家上市公司崭露头角,正是大展宏图之际。
外婆病倒了,医生说无药可医,只有最后一段时间。
梁歆甜一夜没睡,默默流泪到天亮,天亮后,她毅然决然的选择辞职,放弃了大城市的一切,回乡照顾陪伴外婆。
刚开始她极不适应,也很焦虑,赚不到钱,外婆还得吃各种特效药缓解病痛。
偶然的机会,梁歆甜发现网上很多人通过短视频和直播来展示自己的生活,宣传自己家乡的文化。
于是她也开始尝试直播赚钱。
刚开始直播,她不知道该做什么,就在镜头前编竹编,正值元宵左右,她手工编织的元宵花灯,瞬间吸引了不少人驻足。
她学了好些年竹编,虽然算不上大师级,但手艺也不差,很快就有了一众铁杆粉丝。
大家说看她编竹编很解压,而且还询问竹编的价格,想要购买,梁歆甜靠着编竹编挣了回乡的第一桶金,还接了很多的高端竹编订单。
思路打开的她,不但自己挣钱,还带着村里的乡亲们一起挣,特别是村里的老手艺人,个个都是宝,他们再次拿起竹编手艺吃饭。
连当初教她的老师傅都亲自上门夸奖她,说没有白教她一回,感谢她为乡亲们做贡献。
因为竹编这门手艺在现代化社会,越来越落寞,年轻人都不愿意学了。
生活变得越来越好,外婆的精神也越来越好,仿佛不曾生病过。
一次偶然的机会,梁歆甜在视频中分享了和外婆的生活片段,凭借着乡村生活的安适,还有梁歆甜倾国倾城的美貌,这段视频一时间在网上大火起来。
于是她从一个手艺主播,变成了乡村美食主播,分享自己外婆的一日三餐,农村的秋收冬藏,四季更替。
视频里的她好似无所不能,小小的身体有大大的能量,吸引了国内外无数粉丝。
自己火了的同时,她没忘了继续宣传家乡的竹编文化,竹编制品远销国内外。
梁歆甜挣了很多钱,一辈子都花不完的钱,但是这些钱还是没能挽回外婆的命,在回乡的第三年,外婆永远的离开了,也带走了自己。
也不知道自己走后,有没有人会想念,不过那对没有心的父母肯定不会想她就是了。
想也是想她的钱,幸好她早早的就给自己留下了遗嘱,还做了公证,就是防着各种意外情况的发生。
遗嘱中早就说明,一旦她离开这个世界,她的遗产百分之二十用于建设家乡,修桥铺路,赡养家乡的孤寡老人。
百分之二十捐赠给她的两个母校,镇中学和县高中,用于建筑校舍,给学弟学妹们设立奖学金。
剩余的百分之六十直接捐赠给希望工程,救助那些真正需要帮助的人。
一分钱都不能留给那两个人。
-
梁歆甜说干就干,别的做不了,竹编是她很拿的出手的本事。
因为村里每家每户自己的竹林都是有数的,她只能去后山找无主的竹林砍竹子。
去后山的路,刚好路过江婆婆家,顺便从她家借一把柴刀使。
“甜甜,你病还没好,还是别去山上了,等你爸妈回来再去吧。”江婆婆怕她独自上前出事情。
“没事,婆婆,我就砍一根竹子就下来,不走远。”
“那你去我家竹林砍吧!”江婆婆好心道。
梁歆甜怎么好意思呢,江婆婆两口子本就老弱,他们的竹子也是有大用场的,农村用竹子的地方多,编篱笆,鸡舍,篮子,背篓,筐子,凉席等,都离不开竹子。
“不了,婆婆,我去去就来,借你家柴刀用一天,晚点让文文给你送过来。”
“那你小心些。”江婆婆步履蹒跚的目送她离开。